周桃华華龍軒画馆制监
胡长森艺术简历,1953年出生于武汉,受教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展览
作品《霜染秋寒》入选美丽新丝路,翰墨定西行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5年作品《石榴园》入选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6年作品《秋日甸曲》入选美丽中国梦,七彩云南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6年作品《铁骨梅魂》参加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花鸟作品展,评为入会资格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7年作品《仲秋清露》参加201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与时代走向”评为入会资格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8年作品《秋露》入选水墨融情海丝梦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8年作品《情系榴园》入选生态龙岩,红色闽西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8年作品巜榴香》入选诗乡画城,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9年作品《藤花深处》入选伯年国艺全国写意花鸟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9年作品《绿蔓秾阴春满园》入选纪念林风眠先生诞辰120周年客都梅州·风眠故里全国中国画(山水·花鸟)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9年作品《秋意诉君知》入选2019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写意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9年作品《秋日柿红》入选2019雨花满天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中国美协主办。
2020年作品《墨韵花语》入选第二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中国美协主办。
《石榴图》参加湖北省中国画晋京作品展,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主办。
《故园秋梦》参加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硕园清秋》入选十三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
找寻生命的救赎
胡长森
艺术世界它是文化世界的缩影,艺术作品是时代语境中的前沿精神表达,他在当今文化生活中有着自身的影响与光芒。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体验得到当下某种忍受的挤逼,物质的繁荣竟形成了对心灵的压迫。社会表象的进步,竟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实质的倒退。艺术,这个把人从精神困顿中解脱出来的奇方良药,用来填补精神真空的文化品种,它慰藉着我们心灵的甘渴。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体验得到当下某种忍受的挤逼,物质的繁荣竟形成了对心灵的压迫。社会表象的进步,竟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实质的倒退。艺术,这个把人从精神困顿中解脱出来的奇方良药,用来填补精神真空的文化品种,它慰藉着我们心灵的甘渴。
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化积淀。使我们得以自由地耕耘,没有比在艺术的天地里耕耘,更能净化自己的心灵。艺术,它应该是我精神的彼岸。
杰出的艺术作品一定来自于文化的哲思,来自于艺术家内心真诚的表达。中国绘画的精神与情怀,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某种文化拓展与变化,其实质是对传统认知的与时俱进。
“澄怀观道”追求至高审美理念。在艺术面前,你必须至真至诚,艺术作品他是艺术家艺术精神纬度的外化,艺术作品格调与气韵的高度,永远离不开作者主体精神的表露。灵魂自由是精神的无限延伸,更是理想的终极。当你如想达到这终极的堂奥,必忍受超常的孤独坚守与困顿迷茫,艺术与自由的追寻,本质上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不断叩问。每一次自我的凝视,都是对艺术体验深度的朝圣。艺术是曲高和寡的寂寞之道,一个约定俗成及画面创作日趋同化的艺术范式,最终一定会带来审美的疲劳。
宾翁曰“画者欲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理法不可”。你读不懂黄宾虹的画,不影响他作品的光芒。艺术的发展实乃个性的解放,一位优秀的画家,应是这个时代精神的思考者与独语者。由艺悟道,他将是我一己之身与自然精神观照中的天人合一。禅机的妙用,六法得然,修行的路上,其实是在修炼我们的灵魂,人活着的意义,应是痛并快乐着的精进与自由。
突破自我程式化复制,是一个艺术家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过程与挑战。日复一日,每天我面对着整面墙布满的宣纸,在知觉与直觉中,抑扬顿挫地书写,酣畅沉雄的张扬,时缓时急的释放。笔墨的跌宕,线性的起伏,一波三折,纵横交错,这是我沉潜三秋后的情感宣泄与倾诉。在放從的笔墨书写中,不囿于形的束缚,力求将传统,置入当代审美的视觉语境。将山水画的积墨用于花鸟画中,营构出苍茫,厚重,凝练的艺术图式。在这种线性的追求视觉体验中,奔放的用笔和线条,打破了画面一种正常的秩序,而去寻求另一种新的平衡。在强调画面视觉要素的构成,通过对物象表达的同时,还原内心视觉绘画本体的造型中,有着我永不屈服的灵魂。毫无疑问,这是经过长期训练与思考后,要努力解决,笔墨结构在当代绘画语境中的转型,通过解构与重建想要突破的现代性转换。
我曾到普陀神遊,见到一语“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艺术创作需要来自精神内核的人文反思和精神追问。作品的核心是精神的植入,绘画是画家借助山川自然气象,传达出象外之意,是感受物象而超越物象的顿悟、思考与把握。画家本人的知识结构,从艺所涉猎的种种印迹,都在你的笔触,线条,图式中,他比画更重要。
艺术对社会的价值,归根到底是对人精神与灵魂的关怀。真正的艺术作品,他一定是灵魂体验后的抵达。灵魂的救赎,是文化母体漫长跋涉中独立精神的呼唤。
在朝圣的路上走过了生命的半个世纪,我无法停下前行坚实的脚步,更没试图去寻找另一个自我。人生旅途的终极,殊途同归,如梦如幻。我将努力摈弃任何外界的纷扰,用孤独与真诚来守护自己心灵深处地这一隅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