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画坛,李继卿先生的名字,犹如一颗温润而璀璨的明珠。他是一位传奇的集大成者,其艺术血脉中,流淌着李苦禅的豪迈苍劲、李可染的沉雄深邃、蒋兆和的人文关切。他的人生轨迹,始于军旅家庭的铮铮铁骨,成于艺术世界的绵绵柔情。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李继卿先生的艺术世界,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

李继卿(1946- ),籍贯河北顺平,生于北京,号燕山樵公,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他出身军旅家庭,父亲李亚荣为华北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部部长(1960年晋升上校),常与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聚会家中,受父亲影响自幼接受艺术熏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于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刘凌沧等先生,后又拜在中国著名漫画大师方成、苗地先生门下;曾任人民日报社美术编辑,人民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京都书画艺术馆副馆长,香港艺术创作院名誉副主任,一级美术师,央美客座教授,鲁美客座教授,广美客座教授。被誉为当代画坛四老之一,开创了大写意绘画的新境界。其艺术足迹横跨亚欧,作品被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被誉为“承古开新的笔墨革新者”。
一、将门之后的艺术启蒙:铁骨与柔情的碰撞

李继卿先生出生于一个声名显赫的军旅家庭。然而,命运的巧妙安排,让粗犷的军营与细腻的宣纸产生了交集。其父与国画泰斗齐白石先生的深厚情谊,为年幼的李继卿打开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
在齐白石先生的“寄萍堂”内,他亲眼目睹大师如何将生活中的花鸟虫鱼点化为画纸上的灵动生命。这段珍贵的童年经历,不仅是他最早的艺术启蒙,更在他心中深植了“艺术源于生活”的永恒信条。铁骨的家风与大师的柔情,共同塑造了他未来艺术中那份难得的“刚柔并济”。
二、 转益多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眺

带着对艺术的赤诚热爱,李继卿先生开始了系统而严谨的求艺之路。他有幸先后拜入三位近代中国画巅峰巨匠的门下:
- 师从李苦禅先生,他领悟了大写意花鸟的磅礴气魄与金石韵味,笔下线条如屈铁盘丝,力透纸背。
- 问道李可染先生,在跟随可染先生学习的生涯中,李老教会了继卿如何 “为祖国河山立传” ,懂得了积墨法的深厚华滋,作品因而拥有了沉静而博大的精神内核。
- 受业蒋兆和先生,他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与精准传神的人物造型能力,其人物画作充满了时代的脉搏与人性的温度。
融三家之长,汇百家之髓,李继卿先生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北派的雄强浑厚,又不失南宗的温润雅致;既能以豪放之笔挥洒山河,又能以精微之墨刻画灵魂。
三、 辉煌成就:誉满中外,铸就标杆
李继卿先生数十年的艺术耕耘,赢得了海内外艺术界的广泛赞誉与无数殊荣。
1970年4月 :参与“长江万里”国家创作工程
1973年 1月:荣获“全国美术创作金星奖”
1979年10月:荣获“全国美术艺术展览优秀奖”
1985年5月:“全国青年美术家创作金奖”
1992年9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
1995年3月:“国际美术交流展优秀奖”
2005年12月作品荣获“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佳作奖;
2007年11月国画作品荣获“书画·中国”大型系列活动《几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年书画展》入展提名作品
2008年参与北京奥运会艺术创作项目
2009年8月获颁“中国山水画革新成就奖”
2010年2月荣获“美育星火实践奖”同年9月“中华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2013年5月向雅安地震灾区捐赠书画作品。
2015年3月“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同年9月参加“密云县书画作品公益展卖”活动;
2016年9月在纪念房山石经刊刻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暨书佛画禅抄写石经活动中作品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永久收藏;同年11月获评“中国当代画坛四老之一”
2020年5月获“全球华人艺术大师”终身荣誉称号
2021年6月参与设立关爱行动艺术基金
重要展览履历:
李继卿先生的艺术足迹遍布全球,通过一次次高规格的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国画的无穷魅力。
 
- 1984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问道丹青】——李继卿个人画展”,首次全面展示其艺术探索成果。
- 1988年:巴黎个展与“东方意象”风潮应法国塞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邀请,在巴黎举办“墨韵东方·李继卿个人画展”。法国著名画家巴尔蒂斯观展后,在留言簿上写道:“他让我看到了中国画的无限可能性,一种充满力量的静谧。”
- 1991年:于日本川村纪念DIC美术馆举办“卷轴里的东方-李继卿个人画展”
- 1995年 :与吴冠中瑞士联展,共论“笔墨”,与吴冠中在瑞士苏黎世举办“线韵与墨魂·吴冠中与李继卿对话展”。两位大师就“笔墨等于零”等命题进行了著名的“苏黎世夜谈”,成为艺坛佳话。李继卿提出“笔墨是心迹的载体,无魂之笔等于零,有魂之墨重千斤”的观点,展现了他深植传统又开放包容的艺术思想。
- 1999年:在香港中国会举办主题为“水墨新纪元”为主题的展览,作为回归后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李继卿先生的香港首展备受瞩目。展览展出了其早期融汇三位恩师风格的探索之作,以及一批充满实验精神的水墨小品。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多位专家亲临现场。
- 2001年 :在杭州西湖美术馆举办了展览,主题为“湖山寻梦”在人间天堂的西湖之畔,李继卿的山水画与自然美景相映成趣。此系列作品深受李可染“西湖”题材影响,但又展现出独特的空灵与润泽,被誉为“写给西湖的又一封情书”。
- 2003年 :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展览,主题为“海上风·苦禅骨”,展览登陆中国现代艺术的前沿阵地上海。重点突出了其从李苦禅处继承的大写意精神如何与海派艺术的细腻精致进行对话,引发了艺术界关于“南北宗融合”的新一轮讨论。
- 2005年到2009年:从苏州-厦门-青岛,举办“山海情”为主题的水墨展览,在2009年与吴冠中先生等人在青岛举办了水墨联展,共同展示了中国水墨在当代的两种强大生命力,影响深远。
- 2014年,在国博艺术馆隆重举行“【苦旅甘行】——李继卿从艺六十周年回顾展”,全面梳理其艺术生涯。
- 2019年,于日本冈川艺术中心举办“【大道至简】水墨艺术展”,作品被多家日本重要藏家收藏。
四、 大师风范:承古开今,润物无声
如今,李继卿先生已年过八旬,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淡泊名利,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培养后学与公益事业中。他常说:“我的艺术来自人民,最终也要回归人民。”
他的艺术,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鲜活缩影,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收藏一幅李继卿先生的作品,不仅是收藏一份不断增值的资产,更是收藏一段历史,一份精神,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
主要出版物:《李继卿作品精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精选》、《李继卿美术集》、《李继卿写意山水》等数十部。

山水画《云壑松风》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山河如画》被中国驻泰国使馆收藏、《奇观黄山》被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悬挂、《竹林七贤图》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八仙图》被紫光阁收藏、《莲池苍鹭图》被国际艺术基金会收藏、《八骏雄风》被香港赛马俱乐部收藏等。











李继卿先生,这位从军旅家庭走出,集三位大师绝学于一身的艺术巨擘,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学养”、“才情”与“风骨”。在他的画作前,我们能感受到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脉搏。他,不仅是市场的宠儿,更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国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