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大家一定要懂得任何疾病都要自己重视,不能因小病拖成大病,懂得小病好医大病难治这个道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体需求这个问题。
谈到人体需求就必须要懂得一点中医知识,何为中医呢?中医两个字并非指:“中华之医学,”而是指“中正平和,方为良医”。执中、中和,古人认为气分阴阳,然“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唯有阴阳调和,阴阳平衡乃中庸也。所以中医就是“中庸之道,”人体养生追求“中庸之道”者就是追求人生的健康。
中医对健康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一直提倡人体预防未病为主,治疗为辅的养生法则,其理念源远流长。养生侧重预防疾病、维护健康,通过日常锻炼、作息、饮食等方面习惯,来提示整体身体健康状态,提升免疫力、延缓衰老,达到无明显疾病存在的效果。治疗则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干预,以消除症状或恢复功能,以药物、手术、物理疗法等等手段消除病症或控制病情。
二者目标、方法、责任主体均为不同,但养生可以帮助疾病患者认识光明,而有疾病患者只能给养生者看到落魄和失望。
养生永远比治疗疾病要省钱,健康永远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多去学习养生是没有坏处的,只有利己利他。今天的医院不会给你免费治疗疾病的,一旦生病了痛苦也不会有人替你疼痛的,拖累的是你家人,别人只会抱着同情心去看看你而以。当你有重大疾病缠身的时候,你在看看曾经的好朋友还会有几人来关心和邀请。
懂得养生后还要了解自己的身体需求,从全面评估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入手,这些包括身高体重比例、五脏六腑功能、肌肉力量、血液质量、脂肪标准、骨骼状况等。其次,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感觉、领悟到全身器官的变化。如头脑五官、颈椎、前胸、腹部、脊背、腰部、四肢、关节等有没有问题。如果有看似这些是小毛病,其实,在你不懂得养生的时候这些最后都是重大疾病的前兆。可以看看哪些躺在医院里生大病的人,他们的一步一步走过来,是怎么样把小病拖成大病的。
还有,吃药、打针一般是治疗不好疾病的,只是治标不治本,它只是给你缓解一下疾病而已,病根还在你的体内。自古有句“斩草要除根”,比如经常感冒的人,吃了几天感冒药病就好了。感冒是体弱、自身免疫力下降和经络瘀堵造成的,很容易受到风寒侵入形成感冒。其原因是肺、肠道及脾等出现问题了,如果能标本兼治以后基本不会感冒。首先自己去调理肺经、拍打囟门,再调理肠道和脾胃经或红外线理疗腹部,排出体内湿寒,就可以完全治愈感冒,不过也要有一个长期坚持锻炼的毅力。和我(作者)一起锻炼的朋友十几年里基本没有感冒过。经常感冒的人以后会有肺病引起的其它疾病,比如咳嗽、哮喘、咳痰、胸闷、支气管炎、肺气肿及经常发热等等。还会有脾、胃、肠道等疾病。
怎么样才能懂得我们自己身体呢?比如头痛,头痛就去买止痛片吃,这是不对的。会掩盖了其头痛的生病的事实,在中医理论里它是你气、血或脏腑出现问题了。本来头痛它是给我们报生病信号的,而你却把这报信号的兵给斩了,后面在发生什么病情你就会不太了解。如果我们懂得中医就不会这样做了,首先,感觉身体的微妙变化,找到病因。自己就可以通过调养给自己拿到健康主权,而不是等到出现重大疾病,把自己交给了一个陌生人所谓的专家看。只因为他是专家我们就把生病这个调理权放弃了。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己不懂,只有找专家花钱看病。如果我们懂得中医就不会这样做了。在未病之时,我们已经知道怎么去保养,怎么样去调理,怎么样去治疗。这样就会减少你生病的机会。当疾病来临时你就不会心慌,不会有恐惧感。因为小问题自己就可以解决,在大一点问题我们也可以找对应的人帮助、解决。还有我们这个年龄阶段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知道父母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孩子有什么小毛病怎么去做,不会心烦意乱,抓耳挠腮摸不到头脑。这是因为我们有方法、有中医预防、调理基础,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是安的。
各种小的疾病案例比比皆是,可以看看本部书里的第三章(天人合一养生各种疾病预防、调理讲座),会懂得、了解更多疾病知识。
记得,在我小时候我们村就有几位会中医的老人,一般小病基本不用发钱,找老人按按、刺刺血就好了。我还学到了几招比如烟灰治疗脓疮,把脓疮上面的结疤用东西拿掉,放上烟灰再按压,一般两次就可以治愈。还有夜吐沫治疗肿胀,夜里醒来用口里的吐沫抹在肿胀地方,会消除肿胀。刺血治疗感冒等等。
所以学中医、学养生就是我们的靠山,心安的法门。
下面在来了解一下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和吃饱吃好这些问题: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归纳有六大类,分别是:水、糖类、脂类、蛋白之类、维生素类和矿物之类。这六种物质水是无色无味的,糖是甜的,脂肪是滑溜的“油味”,蛋白质是香的,维生素是酸或涩,矿物质是苦腥的或麻麻或涩涩的。
养生,水是人体每天所需要的,一般摄入量在1200至2000毫升之间即可,不宜过多,(水份包括主食、汤、瓜果、蔬菜等等)。糖类、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类,食用后都可以说是主食,因人而异,如果你年龄已过50岁了,主食摄入量越少越好。如果有需要可以学习《伟大的中医养生》上部书里的第二章、第4篇、轻断食、辟谷对身体的好处及方法。
脂类、蛋白、维生素和矿物之类,这些可以在平时注重营养搭配、合理饮食就能达到。不能偏食,多吃天然色彩丰富食物,这些食物中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尤其是当地深色蔬菜、水果。同时肉类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保持每天有肉、鱼、蛋等荤食。又有各种蔬菜搭配,如胡萝卜、芹菜、肉丝,西兰花、炒虾仁等等,可使营养更全面,维持身体均衡、正常代谢。
吃饱和吃好是不一样的,吃饱只是碳水化合物摄入多,消除饥饿感,满足基础能量需求,但忽视了营养多样化。长期吃饱可能会造成营养过盛,使身体会越来越胖,各项指标均高,引发慢性疾病风险,如三高形成、心血管疾病形成都是其原因之一。
吃好是合理饮食、营养均衡,要求每天食物都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等多种营养素。口味、心里都有满足感,这样就能够保持身体体重标准,各项指标均正常,符合中医养生法则。
学会中医,懂得养生,何乐而不为之呢!